济南茅台酒回收提醒给别人倒酒多少才好呢

来源: 2022/12/28 23:23:56      点击:
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,无论是普通百姓,还是文人墨客各种人,无论是商场职场,还是朋友聚会,无论是喜,还是哀等各种场景,都对“酒”有着独特的情感,也很多会用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,小酒杯中有“乾坤”。

中国每个省市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一种酒的文化。根据场合的不同、角色的不同、酒类的不同,酒的规矩也不同,在倒酒、敬酒、喝酒、拒酒这些细节中,能够体现对别人的尊重。


下面我们这里以常见的白酒和啤酒为例,来详细研究一下,倒酒的时候,酒量多少才合适?

在中国的酒桌上有古语“杯满为礼,不溢为敬”,也有“茶满欺人,酒满敬人”,都说出了从古至今的一个酒礼。

在饭桌上如何喝白酒,通常大部分地区,特别时商务场合上使用的器皿是分酒器和小的白酒杯,每次倒一小杯,一次喝完。


不过这里的“满”,多指的是白酒,如果给别人倒酒,酒杯的八九分即为“满”,既要避免酒溢出来,又要避免端起来的时候酒不会洒出来;如果给自己倒酒,酒杯的十分即为“满”。


如果是啤酒,就要注意啤酒都会起泡沫,在倒酒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要一下子“吨吨吨”的砸进去,要沿着杯壁慢倒,先倒个八九分满,然后缓一下,继续沿着杯壁倒满。


但是倒酒要酌情而定,在第一二轮酒过后,要看看喝酒的人酒量和是否是女士而定,适度照顾。但是也不要过于刻意,那样可能酒没到位,也没能尽兴,影响氛围。

酒桌上能成事,也能坏事,学一些酒桌的礼仪,倒酒的规矩,敬酒的学问,拒酒的方式,能给我们自己构建更好的“场”。


酒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有,下面我们也看看古人因酒而吟的诗吧。

第一位同学:唐朝的李白同学
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——《将进酒》

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——《襄阳歌》

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。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。——《客中行》

五花马,千金裘, 呼儿将出换美酒, 与尔同销万古愁!——李白《将进酒》

这李白同学是喝了多少啊,这么能“吹牛”,动不动都要三百杯,这是不醉不罢休的节奏。李白同学这对酒也是爱不释手啊,还有钱啊,啥都敢想,啥都敢说,那也是哥们见过,又玉碗,又琥珀,又阔绰,又豪迈,一喝酒就有直上九霄的感觉。搁我这,再喝三百杯也想不到、不敢想。

第二位同学:唐朝的王翰同学
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——《凉州曲》

王翰同学这是不写则已,要写就是一首千古绝唱,实在是一首凉州曲,千古好传唱,铿锵激昂、旷达豪迈,但是句峰一转,这一句“古人征战几人回”,又是读来别个心境,各有感悟。

第三位同学:北宋的苏轼同学
酒酣胸胆尚开张,鬓微霜,又何妨,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——北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
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
这苏轼同学不愧为千古男神啊,被贬了那么多次,喝了酒,还这么满满的正能量。痛饮美酒,心胸开阔了,胆子也更大了,还想着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。

第四位同学:北宋的仲淹同学
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——北宋·范仲淹《苏幕遮》

这仲淹同学思念家乡都写出了境界,几杯酒下肚,一首思乡愁,真是有文化太可怕,这要是挪移到情诗上,哪个女孩不心动啊。

第五位同学:三国的曹操同学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——曹操《短歌行》

这曹操同学苦于寻不到那么多的“贤才良将”,来一起,建功勋、立大业,喝闷酒、抒情绪,一首短歌行,真是哈,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啊。

古人还有很多同学都写酒抒情,抒情有酒。 你喜欢古代哪位同学写的酒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