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回收茅台酒分享70年代茅台老酒的4大显著特征!
来源:济南回收茅台酒 2022/8/5 17:21:44 点击:
济南回收茅台酒分享70年代茅台老酒的4大显著特征!
1.内销酒 “三大革命”背标
1967年下半年到1982年底期间生产的内销茅台酒,被称为“三大革命”。这是因为它们经历了“文化大革命”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,并且背标上写着“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开展三大革命运动”。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意义,“三大革命”成为“老酒明星”。对于茅台爱好者和藏家来说,“三大革命”极为珍贵,只要有机会入手,大多便会珍藏而非饮用。
2.内销酒“两种商标”
1954年茅台酒厂正式注册的第一个商标是“金轮牌”,主要面对国内市场。1983年后,“金轮牌”才更名为“五星牌”,因此70年代的内销茅台酒主要是“金轮牌”。
1978年,内销茅台酒还使用过“葵花牌”,这个过程有点曲折。
1966年以后,国内多种白酒的商标陆续经历了改用其他商标、又换回来的过程。外销茅台酒也由“飞天牌”商标改用“葵花牌”商标,并在1975年2月又换了回来,当时未使用完的25.8万张“葵花牌”商标被暂时封存在仓库里。
1978年,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,茅台酒厂将25.8万张“葵花牌”商标用在了内销酒的包装上。于是,市场上出现了正标为“葵花牌”,背标有“三大革命”字样的一批茅台酒,行业内称其为“三大革命葵花”。
由于数量屈指可数,“三大革命葵花”每次露面,都会引来藏家们的高度关注。
1978年内销茅台酒大部分为“葵花牌”,直到10月以后才恢复“金轮牌”,因此1978年“金轮牌”茅台酒产量不多,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更少,所以收藏价值非常高。
3.三种材质酒瓶同时存在
酒瓶不仅仅是盛酒的容器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工业发展信息。70年代“金轮牌”内销茅台酒有乳白玻璃瓶、细白瓷瓶、黄釉瓷瓶三种包装。
土陶瓶虽然透气好,有利于酒液的“陈化”,但是表面粗砺,能看出制坯时的衔接痕迹,而且容易发生酒液渗漏的情况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,茅台酒厂都在不断探索并改进酒瓶。
50年代末,外销茅台酒开始使用外观精美的白瓷瓶。它是用1300度高温烧成的,稳定性强、抗氧化、耐腐蚀,适宜长期存放酒液。不过,白瓷瓶制造成本高,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,包括70年代,都只是外销茅台酒使用白瓷瓶,内销茅台酒使用土陶瓶。
1966年以后,内外销茅台酒都开始使用乳白色玻璃瓶。它拥有白瓷酒瓶的所有优点:透气、避光、不易渗漏、造型美观,而且造价低,适合推广使用。至此,普通茅台酒的瓶型基本稳定下来,沿用至今。现在,很多其他品牌的酱香酒也使用乳白玻璃瓶。
4.包装箱和酒瓶包装材质双双升级
《中国贵州茅台酒有限责任公司志》记载,20世纪50年代初,茅台酒外包装就开始使用木箱了。箱底与酒之间填充稻草、谷壳,用来防止运输中的挤、压、震、碰撞等。
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纸质材料的发展,20世纪60年代,轻便美观的瓦楞纸箱占据了包装行业的市场鳌头。1973年,茅台酒外包装与时俱进,内销酒及外销酒都开始使用纸箱,箱内填充物由稻草、谷壳改为瓦楞纸。
70年代的酒瓶包装也升级了。在塑料袋、彩盒等包装出现以前,中国人一直是用棉纸包裹物品。茅台酒也用棉纸包裹,主要起到三个作用:一是棉纸松软,防止酒瓶碎裂;二是棉纸柔滑,保护瓶体标识清晰完整;三是棉纸透气,帮助酒体继续发酵。
70年代带棉纸的茅台酒价值很高,一是因为从棉纸上能直观地看出岁月的沧桑,二是因为原装棉纸越完整,酒瓶品相越好,酒体往往也比较饱满。
《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》记载,贵州茅台酒的棉纸包装自1958年开始,到1987年全面停止使用,一直沿续了30年之久。为了提升出口产品的品质,增加销量,飞天牌外销贵州茅台酒在1976年就卸掉棉纸,改用彩盒包装。
- 上一篇:济南回收茅台酒讲解为什么许多朋友选择收藏整箱茅台酒? 2022/8/6
- 下一篇:茅台白酒是否寄存时刻越久越好? 2022/4/20